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攀枝花、绵阳、甘孜深入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

来源:相关市(州)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攀枝花|明确重点推进科学规范

攀枝花市审计局深入查找全市审计工作短板弱项,系统研究制定行动方案,明确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分工,全力推动审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科学谋划精立项。结合攀枝花矿产资源禀赋优势和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地方特色,创新谋划“民生共富”审计项目,聚力做好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管理情况、部分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资金、安宁河流域建设“天府粮仓”等审计项目,服务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创新举措提质效。做实研究型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突出审计实施重点,不断深化审计成果运用,提炼形成财政增收、钒钛资源有效利用、医疗和教育领域协调发展等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审计成果,以高质量审计成果服务党委政府决策。

健全制度强治理。修订《审计项目过程与质量控制办法》,将审计过程分解为4个阶段和14个环节,明确质量评价指标,完善审计实施全过程控制体系,推动审计质量持续提升。印发管理办法,规范聘请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人员参加审计工作行为。

绵阳|精准施策推进科学规范

绵阳市审计局聚焦审计质效提升,从组织管理创新、技术方法赋能、问题整改闭环和履职能力建设等方面精准施策,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聚力组织管理创新,夯实规范高效根基。推行“全员办项目”模式,打破科室和专业壁垒,优化资源配置集中攻坚。严格落实“组长负责制”,压实线索挖掘、信息提炼和专报质量三项核心成果责任。实行组长主审互为“AB角”互补机制,保障项目执行连续高效。在重点项目中探索“业务主审+数据主审”双主审协同模式,提升监督质效。

强化技术方法赋能,提升精准穿透能力。着力建设审计业务数据支撑平台,持续丰富审计对象库、政策法规库、典型案例库、技术方法库“四库”资源,筑牢智慧审计基础。深化拓展“无人机近地航拍+实景三维建模”“GIS图斑计算+影像分析”“大数据筛查+关联比对”等技术运用广度,提升审计监督的精准性和穿透力。

狠抓问题整改闭环,深化成果治理效能。刚性落实整改督促“三步走”机制,对临期未完成整改的发出敦促提醒函,提醒后整改不力的发出整改通报,通报后仍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整改动真格见实效。同时,分层分领域召开审计整改通报会,推动审计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聚焦履职能力跃升,锻造复合型审计精兵。深化“项目淬炼”,在审前精研方案聚焦重点,审中强化调度提升效率,审后评估复盘拓展成果,让干部在实战中壮筋骨长才干。实施“分层轮训”,通过专家授课、外派学习、上台交流等形式,加速知识更新与能力迭代。推进“定期轮岗”,组织业务骨干跨科室交流培养,培养精通多领域的复合型审计专家。

甘孜|系统谋划推进科学规范

甘孜州对标“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要求,聚焦精准立项开展研究评估、过程管控规范审计实施、成果运用抓实整改质效,系统推进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监督质效。

聚焦精准立项开展研究评估。将调查研究作为科学立项的“先手棋”,围绕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推进、民生实事办理等关键领域,利用多部门会商、上下联动等方式,确定并开展年度审计项目。运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健全完善审计项目库,探索建立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机制,从项目立项、实施到成果应用进行全流程评估,确保审计项目与发展大局同频共振。

聚焦过程管控规范审计实施。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规范审计证据的指导意见》《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实施办法》等制度办法,组织开展审计机关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促进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抓住审中“关键点”。严控审计风险,创新审理模式,采取现场跟踪审理、前置审核、交叉审理、集中审理等方式,对重点项目开展前置审核、集中审理,强化质量管控。

聚焦成果运用抓实整改质效。制发《关于贯彻<进一步深化审计整改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的实施意见》《甘孜州财政财务类审计整改结果认定办法》,从整改体系构建、整改措施确定、整改结果运用、整改协同推进等4方面细化22项措施,全力提升审计整改工作质效。逐步完善各部门共建、共推、共筑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协同机制,实现“审计一点、整治一片、规范一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