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四川省审计厅受省政府委托,向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作了《关于202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
《报告》从省级财政管理、省级部门预算执行、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资金项目、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政府投资与园区、企业与金融、自然资源及环境保护七个方面系统反映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202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反映的1365个问题中,802个立行立改问题(整改期限:60天)已整改完成781个、整改完成率97.38%;499个分阶段整改问题(整改期限:1年)已整改完成248个、整改完成率49.70%;64个持续整改问题(整改期限:5年)已整改完成10个、整改完成率15.63%。针对尚未完成整改事项,已督促责任部门按计划加快推进。各有关地方和部门采取收缴、追回或归垫资金、加快资金拨付、盘活存量或闲置资金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187.13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346项。
在这之外,《报告》中对民生方面的农民种粮补贴发放、就业政策落实、养老产业发展等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整改期间发放资金9.4亿元
《报告》中提到,针对种粮直接补贴发放不及时、补助对象不精准等影响政策效应发挥问题,59个县及时排查原因、抓住关键环节,整改期间发放资金9.4亿元;53个县出台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相关制度18项,优化发放流程,加强全过程监管,实现“一套规范”管流程;44个县被骗取套取的资金已追回800.02万元。针对部分支持种粮的资金和项目绩效不高问题,31个县扩大范围使用的资金已归垫1716.07万元;47个县分类施策,采取强化项目监管、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推动151个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盘活闲置资金3738.75万元。
针对粮食作物保险政策落实不够到位问题,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三大粮食作物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工作的通知》,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等推动农业保险精准投保、据实理赔;57个县及时定损和拨付种粮农民受灾理赔款6219.09万元;58个县成立专项检查组,全面核查超种植面积投保疑点,追回补贴资金1636.85万元。
创业担保贷款加码限制条件已取消
就业是民生之本。《报告》披露,针对违规要求扶持对象提供反担保、贴息资金发放不及时、挪用就业补助资金等问题,相关地方采取务实措施,创业担保贷款加码限制条件已取消,政策调整后已惠及小微企业164家、发放贷款4.63亿元,闲置的3212.89万元贴息资金已统筹安排使用,发放不及时或被截留的贴息资金2797.71万元已全额拨付贷款主体,向不符合条件人员或企业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3830万元已全部追回并完善了贷前调查、数据比对、跟踪监管等长效机制,虚列支出的3.23亿元就业补助资金已全部实际支付到位。
针对就业帮扶动态管理薄弱问题,采取动态追踪核实等措施,注销不符合失业登记条件人员5600余人。
全省配套居家养老服务补贴568万余元
养老服务资金审计整改方面,目前,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纳入全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督促各地落实配套资金、规范服务方式、加强监督验收,已配套资金568.89万元;25个县的服务机构套取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273.04万元已全额追回。
针对部分养老机构建设项目推进缓慢问题,民政厅和相关地方采取“周调度、月督查、季盘点”等措施加快推进,37个未开工项目已竣工12个,正在施工20个,对5个项目收回资金不再建设或按规划调整作出重新安排;对15个长期未完工项目加强跟踪督导,目前14个已竣工、1个将于年底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