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以高质量审计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相关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成都|推动政务服务优质高效

成都市审计局连续2年实施营商环境专项审计,从化解政务服务为民为企办事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入手,重点揭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政策措施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审计独特监督作用。 

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惠企政策高效落实。出台《成都市审计局“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十二条措施》,重点关注助企纾困、民营企业账款清欠等政策落实,以及产业激励等惠企资金兑付情况。2024年以来,推动及时下达涉企专项资金4.3亿元,清偿拖欠企业账款5.2亿元、拖欠工程款1.6亿元。

聚焦关键环节,助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重点关注“蓉易享”平台政策申报审批环节,揭示“一键申报+流程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推动“蓉易享”平台持续优化完善。市级相关部门印发工作方案,制定操作指引和办事指南,推动高效办成企业变更、企业注销两个“一件事”。

聚焦助企解忧,推动精准服务企业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的方式,重点关注涉企诉求化解情况,揭示相关单位推动解决企业诉求不到位、部分不满意事项搁置未终结问题。推动相关单位健全问题限时解决机制,强化督促力度,将办理满意率纳入市级部门、县(市、区)目标考核,有力推动及时解决企业诉求。

广安|打通企业账款支付堵点

广安市审计局聚焦企业账款支付难题,围绕打通资金流转堵点强化审计监督,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紧盯支付节点,预防新增欠款。重点对各部门(单位)建设和采购项目进行核查,根据项目进度、合同约定及实付比例,分析款项应付未付、未足额支付的原因。对9个项目未及时支付企业账款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预防新增企业欠款,切实保障企业资金流稳定,助力企业平稳运营。

督促整改落实,化解存量欠款。针对以前年度审计发现的拖欠账款问题,建立“项目清单+责任主体+清偿时限”管理机制,通过现场跟踪整改进度、约谈责任单位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制定详尽可行的整改方案,严格落实清偿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发展信心。

加强结算指导,提升支付效率。针对部分内审机构能力不足、内部流程繁琐、结算办理缓慢等问题,通过电话答疑、现场讲解提供业务指导,协助建设单位优化结算流程、解决分歧争议,推动结算效率提升。今年以来,已指导20余个项目顺利完成结算办理,助力缩短工程尾款支付周期,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力。

资阳|出台十条措施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资阳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职责,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十条措施》,结合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工作方案,精选审计对象,合理统筹资源,深度揭示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助力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

突出审计重点。加大审前调查力度,通过书面问卷、走访调研等方式,了解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分类形成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等6个方面审计重点,推动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持续推进整改。紧盯审计发现问题,试行审计组长定点联系工作方式,与被审计单位加强沟通联络,力促影响营商环境问题立行立改。同时,通过台账式管理、常态化跟进、审核式销号,力促审计整改落地见效。

深化成果运用。加强研究型审计,成立营商环境风险预警专班,聚焦审计发现的影响营商环境相关问题,形成审计专报进行预警提示,推动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优化服务程序,助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