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达州|开江 推动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

来源:达州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9日

开江县审计局紧扣审计整改关键环节,强化与人大协同联动,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与预算管理、制度完善深度融合,促进审计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制度引领,健全贯通联动“全链机制”。制发《关于改进审计查出问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实施细则》《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协作机制(试行)》等5个制度文件,构建“人大监督+审计跟踪+代表问效”的立体化、全链条监督网络,明确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专题听取县政府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结合预算执行情况开展联动审议,并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预算调整、决算审查的重要依据,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联合财政部门核减其下一年度预算安排。2024年,开展审计整改督查调研2次,督促相关部门制定整改举措31项,核减3个整改滞后部门预算资金450万元,倒逼审计整改责任落实。

创新方式,强化整改落实“刚性约束”。建立“问题清单”与“整改清单”双台账,明晰“立行立改、限期整改、系统治理”三级整改标准,针对历史遗留难题,人大、财政、审计等部门成立整改联动专班,制定“一题一策”解决方案,推动整改销号上年度审计发现问题83个。坚持“开门监督”,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人大年度监督计划,通过人大网站、代表联络站等平台,定期公开审计整改阶段性进展,对整改情况开展全程监督。同时会同组织部门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履职评价体系,明确整改不力单位不得评为优秀等次。2024年,发送整改督办函26份,约谈整改不到位部门主要负责人2名。

标本兼治,推动审计成果“高效转化”。紧扣“监督-整改-治理”主线,将审计整改成效与预算源头治理有机结合,对屡审屡犯、问题频发领域,严格审查预算安排合理性,推动教育、卫健等部门优化项目资金分配方案,压缩非刚性支出909万元,促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探索建立整改成效评估机制,推动审计成果更多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审计一点、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目标。坚定以审促改促治促建设,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破解问题,推动政府出台《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则》等7项制度,促进相关部门修订制度9项。(邬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