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健全制度机制 强化审计质量管控

来源:相关市(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4日

为推动“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见行见效,我省审计机关着力将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机制形式固化下来,不断强化审计质量管控,提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广元|构建“一单四审三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

广元市审计局聚焦“决策过程全程可追溯、审计质量全程可量化、科室业绩全程可考核”目标,创新构建“一单四审三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为审计质量筑牢“防护堤坝”。

“一单管总”,把好问题“入口关”。将审计发现问题全部纳入“问题清单”,全面呈现审计组、被审计单位、相关科室、审理机构、班子成员等五方意见,从源头筑牢审计问题管控的“第一道防线”。

“四审定质”,织密质量“防护网”。建立四级审定机制,审计组聚焦依法审计、事项完成、问题上报等六大要点初审,牵头科室围绕目标实现、方案执行、问题处置等七项标准复审,审理会紧盯事项完成、程序合规、事实清楚等六大维度审理,局业务会对结果文书和“问题清单”逐一审定,守好质量管控全过程防线。

“三评提效”,激活效能“动力源”。局业务会针对审前、审中、审后三个环节逐一打分评定,分别形成《审前调查评分表》《审计项目质量评分表》《审后复盘评分表》,审前调查评分合格者方可进场开展审计,每阶段评分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评,并作为优秀审计项目推选的重要依据,形成“以评促审、以评提质”的良性循环。

宜宾|出台《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宜宾市审计局为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升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制定出台《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为审计人员提供清晰、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指引,通过建立健全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机制,持续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

试行办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法律法规,聚焦审计工作实际,以12章127条明确计划管理、审理审定、督促审计整改、项目后评估、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职责、标准和措施,构建覆盖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闭环。

试行办法坚持系统观念,首次实现审计项目从计划、实施到归档的全流程、全链条质量管控;把准审计职责,针对不同环节的特点和风险点,制定差异化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强调分级质量控制,清晰界定从审计组到业务科室、审理机构乃至局领导等各方职责,并将质量检查与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紧密挂钩,形成强有力的责任倒逼机制。

成都温江|出台《审计业务质量规范化自查提示清单》

成都市温江区审计局针对审计权限程序、基础工作规范、方案编制执行等6个方面28个事项,梳理形成《审计业务质量规范化自查提示清单》,为审计人员提供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自检依据,以规范化建设赋能审计监督效能全面提升。

严守审计边界,筑牢依法审计防线。坚持以法治思维为引领,严格限定审计行权范围,明确规范审计评价内容边界,完善资金查询及外部调查程序要求,准确把握审计决定适用条件,从源头规范审计人员履职行为,确保审计监督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细化方案管理,前移质量控制关口。围绕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时限、内容要素、审批程序、动态调整和衔接执行等关键环节,详细列示各节点常见问题与操作规范,强化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规范性,有效防范应审未审、应反映未反映等问题。

统一标准规范,提升专业作业水平。针对问题定性、法规引用、处理意见、评价建议等结论性文书质量要求,以及审计取证单、工作底稿、业务会记录、审理意见等基础工作规范,系统梳理重要质量控制要点,为审计人员提供统一的自查标准,增强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