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审计局、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以来,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成效显著。
国企内审体系逐步完善。市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市属国有企业共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103次,研究制度建设、项目计划、问题整改等事项264个。简阳市、彭州市的3家国有集团公司配备了总审计师,蒲江县等9个区(市)县国有企业已独立设置内审机构,成都产业集团等10家市属国有企业内审机构完成职能剥离,成都益民集团等6家企业内审机构实行独立于经营管理部门的差异化考核。
内外监督力量贯通融合。内审机构加强与企业纪检监察、法律、财务、违规责任追究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审计机关、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三方联动”,推动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青白江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委巡察机构与区审计局协作配合的办法》,彭州市拟定《关于市委巡察机构与市审计局建立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形成“巡察组摸排线索——审计组数据靶向突破——巡察组实地查证”的监督闭环效应。
国企内审质效提升。近三年,成都市审计局共指导全市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项目4184个,查出问题金额944.82亿元,提出审计建议3952条,促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853项;各区(市)县国企开展内部审计项目2464个,查出问题金额1.51亿元,提出审计建议1777条,促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67项。
内审队伍素养提升。市县两级审计机关通过内审专题培训、内审工作座谈会、“一对一”传帮带等形式培训内审人员400余人次,内审人员业务能力全面提升。(李芸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