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紧扣“科学规范”要求 提升审计业务质量

来源:法规处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近期,审计厅组织召开全省2024年审计业务质量检查情况通报视频会议,通报全省审计机关业务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各市州审计机关按照通报视频会议要求,积极探索实践,科学规范开展审计工作,全力提升监督质效。

泸州市审计局

理清职责边界,强化依法审计意识。印发《审计项目全流程管理一览表》,从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现场实施、复核审理、审计整改、成果利用等5个方面27个环节入手,明确各环节法律法规依据、责任部门及操作规范,形成“计划—执行—整改”闭环链条。落实源头把控,明确质量控制责任。加强审计现场管理,压实审计组组长、主审、成员的责任;强化审计组组长审核、业务部门复核、法规部门审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升意见质量,强化审计成果运用。按照“事要解决、人要追究、长效机制要健全”的工作要求,提出有针对性且可操作的审计处理意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炼高质量审计信息,供领导决策参考。

广元市审计局

提升立项质量。通过业务会议研究筛选出具有重要监督意义和现实需求的审计项目,确保立项精准、目标明确。提升实施质量。在项目进场前,集体研究制定审计工作方案,聚焦审前调查情况,对审计目标、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等进行全面梳理和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审计任务和时间节点,细化审计人员的职责分工,保障审计工作高效有序推进。提升成果质量。以优秀审计项目为指引,通过开展“审计大讲堂”组织审计人员深入剖析优秀审计项目案例,将优秀项目中问题整改、建议落实的有效经验引入日常工作,全力提升审计项目质量。

南充市审计局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整改。全面查找自身在立项、实施、成果利用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建立问题清单,细化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员,逐项推进整改。坚持目标导向,紧盯重点环节。严格执行审计项目全流程质量控制办法,将审计现场管理、项目审理、审计整改等关键环节作为关注重点,针对性细化具体措施,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管控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坚持结果导向,持续拓展发力。深入推进“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全面运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加大审计质量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加强优秀审计项目培育,将研究型审计思路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全面提升审计质效。

广安市审计局

坚持“一条主线”。坚决落实“科学规范提升年”安排部署,瞄准“科学审计、规范审计、质量提升”目标不动摇。用好“两个抓手”。抓好全流程质量控制,从立项谋划、方案制定、项目审理到成果提炼运用,严格落实审计质量控制分级负责制,层层把控质量。全力争创优秀项目,把立项当课题研究,将优秀审计项目谋划提前至年度项目计划层面,提前介入指导,做好资源长远储备;多措施抓好创建工作,促进审计成果扩面增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落实“三项措施”。优化业务质量考核,制定质量考核评分细则,从审理、报告质量评估、检查三个方面对每个项目进行量化打分,让质量提升“有迹可循”。审理关口前移,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送审阶段由法规审理人员提前介入,对审计项目资料开展全面审查,及早规避审计风险,进一步把控审计质量。集中审核提质,推行项目实施方案、审计报告交叉审核、集中会审制度,群策群力提质增效。

达州市审计局

审前“三谋”精准立项。坚持谋远一些,谋宽一点,谋深一层,紧跟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适时梳理待审、待关注项目,形成3年审计动态项目库,确保项目计划紧跟大局。审中“三规”实施项目。规范制度机制,规范问题揭示,规范复核审理,持续落实审计质量管理“六有标准”,强化全过程管理,着力提升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审后“三促”运用成果。以审促改、以审促治、以审促建,推动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关于做好以审促改促治促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实行每个审计项目实施后填报审计发现问题归类清单,每半年梳理、汇总并向被审计单位通报一批典型问题,推动地方和相关单位(部门)举一反三、自查自纠,通过审计促进健全制度机制,开展行业领域治理,切实筑牢经济运行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