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审计厅组织对乐山市、凉山州所属12县(市、区)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一年多来,审计厅认真履行审计整改督促检查责任,采取问题“清单化”、整改“台账制”闭环管理等措施,切实推动各被审计地方和单位落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各主管部门强化监督管理责任,形成协同联动、齐抓共治工作合力。
审计人员在甘洛县查看帮扶产业蛋鸡养殖项目后续运营管理情况
农业农村厅等相关单位主动沟通对接、全面梳理问题,及时印发整改工作方案,强化审计整改调研指导和蹲点督导,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相关地方高度重视,聚焦审计发现问题,深挖症结根源,找准瓶颈难点,推行“责任、任务、时限”清单式管理,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问题整改无遗漏、整改结果无偏差。
审计人员在峨边县回访农村低收入人口相关补助兑现情况
针对促进农民增收方面问题,各地积极优化完善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加强县级部门、乡镇数据定期交换共享、分析比对,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的监管,督促相关公司及时兑付村集体和群众分红款、土地流转金、劳务费等费用,持续加强项目监管和全过程技术服务,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联农带农方面问题,各地积极开展农村“三资”清理,通过整合资源、打捆发展、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大低效项目的盘活治理,优化联农带农方式,激发社会资本和群众参与村集体经济项目,提升项目效益。针对常态化帮扶方面问题,对符合监测对象认定条件的农户,及时启动识别程序,跟进落实帮扶措施,建立畅通农户申报、网格监测、部门推送、集中排查等风险线索收集渠道,及早发现风险,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到乡到村到人,压实干部责任,激发工作主动性。
截至目前,立行立改和分阶段整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持续整改类问题均达到序时进度,综合整改率已达95%,已促进优化调整农村产业项目1156个,追缴、盘活财政资金2.52亿元,各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47项,推动常态化兜底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力维护农民群众财产收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