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告

来源:派出审计五处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有关规定,四川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于2024927日至1120日,对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经开区)2021年至2023年产业发展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管理体制情况

中共成都经开区工作委员会、成都经开区管委会于2002年设立,为成都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受市委、市政府委托行使对成都经开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能。20192月,经成都市委、市政府批准,成都经开区和龙泉驿区实施“政区合一”,龙泉驿区工作部门均挂成都经开区的牌子,实行合署办公。

(二)产业发展情况

2021年至2023年,“四上”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为2533.1亿元、3185.5亿元、2809.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875.2亿元、2273.2亿元、1689.6亿元。截至202312月末,成都经开区“四上”企业710家。

(三)招商引资情况

2021年至2023年,成都经开区累计签约引进各类产业项目83个,协议总投资额1793.59亿元。截至202312月末,已完成项目45个,正在实施项目21个,尚未实施项目5个,终止实施项目12个。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66个项目,协议总投资567.1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08.98亿元。

(四)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本次审计调查主要关注产业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2021年至20246月,成都经开区共兑付产业补助资金50.25亿元,其中: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5.88亿元,市级资金21.31亿元,区本级资金23.06亿元。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成都经开区围绕建设成渝制造业高地目标,重点发展以汽车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巩固优势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多元化,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两业”融合试点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四川省“双创”示范基地。但也存在制造业发展结构不够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协同发展不够有力、招商引资工作不够规范、奖补资金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方面

制造业发展结构不够优化;产业转型升级较为缓慢;对外开放合作层次较低;产业用地利用不规范;推动成渝汽车产业协同发展不够有力。

(二)招商引资方面

政策制度不完善;前期调查评估不充分;部分招商引资项目未严格履行集体决策;部分招商引资项目协议条款设置不合理;违规设置变相返还税收收入协议条款;履约监管不到位。

(三)资金管理使用方面

违规兑付“促进外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部分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未发挥效益;向同一企业实施的相同事项重复安排资金。

三、审计处理意见及建议

对上述问题,审计厅已依法出具审计调查报告并明确整改要求,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强化监督管理职责,规范招商引资工作;规范奖补资金管理,提升财政资金绩效等审计建议。

审计指出问题后,成都经开区正在积极整改。审计厅将按规定跟踪检查整改情况,并督促公告审计整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