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审计厅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智能问答 |登录|注册| 繁体切换| 无障碍| 适老化

【第一书记】李元: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第一书记】李元: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4月01日

马边县大竹堡乡新山村“第一书记”

李元,男,汉族,30岁,中共党员,乐山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工作人员。自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选派担任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新山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期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争做一名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驻村“第一书记”。

扎根一线,融入基层

驻村伊始,便主动扎根基层,带领驻村工作组成员同村组干部一道,对全村群众进行走访,摸清家底,听取建议,努力践行“亲情工作法”,积极融入群众,把每一位村民都当做自己的亲人,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尽力为彝区老乡排忧解难。某个暴雨的凌晨,接到贫困户范金友的求助电话,驱车近二十公里,将其高烧不退的孙女送到了邻镇卫生院;贫困户赵清云的儿子赵东阳中职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家人十分着急。通过网上查招聘信息,身边找朋友帮忙,帮助赵东阳在成都某企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由于乡中心校住校床位紧张,磨朝湾组24名平均年龄不足10岁的学生每天需步行往返10余公里走读上学。在了解这一情况后,迅速筹集资金,联系厂家赶制一批学生用床,协调学校收拾出一间闲置教室当作宿舍,解决了学生住宿难问题。通过一件件小事,赢得了群众信任,拉近了干群关系。驻村三年,学会了烧菜做饭,因为要适应独自一人在村上的生活。驻村三年,学会了骑摩托车,因为这样更方便走村入户。驻村三年,学会了用简单的彝语交流,因为真正融入了这片彝区土地。

自我锤炼,引领示范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书记,在不断自我提升政治修养,加强党性锤炼的同时,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为工作抓手,筑强基层堡垒,聚力脱贫攻坚。通过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农民夜校”等活动,强化基层组织对村级事务的领导管理,增强党员干部凝聚力和归属感。坚持制度管人,建立健全新山村村组干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集体办公、轮流坐班等9项制度,以往一定程度存在的干部作风不实、纪律散漫的现象明显改善,村级治理水平大幅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村组干部能力水平,定期组织培训,有效发挥传帮带作用,逐步打造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业务硬的彝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推动脱贫奔康。

主动作为,勇于担当

工作中,切实发挥第一书记“五大职责”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找准路子,对症下药,逐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脱贫发展规划,扶持群众产业发展。试点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产品变资产”等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竹笋加工合作、藤椒种植、羊肚菌种植、草果种植、林下生态畜禽养殖等一系列产业项目实施,为群众增收。依托全乡天然竹笋优势产业,打造扶持本地竹笋加工企业,并开展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入股联合发展模式,实现合作共赢。协调落实各类帮扶资金30余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卫生、文体等条件改善。通过开展“五类示范户”“三支服务队”等活动,引导彝区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共同努力,顺利实现新山村2017年贫困村脱贫目标任务。

甘于奉献,倾情帮扶

作为一名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年轻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离开两个年幼的孩子,与同为帮扶干部的父亲一道,上阵父子兵,倾情投身马边扶贫事业,受到有关媒体宣传报道。践行亲情工作法,解难题,办实事。贫困群众立立月古身患类风湿病长期卧在床上,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其妻子平日既要放羊,又要照顾年仅1岁的儿子,延误治疗病情日益加重。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帮忙解决诊疗资金,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送医治疗;贫困户雷雷古一一家,夫妻二人年龄较大,又同时患有慢性病,生活十分拮据,家中还有三个学龄阶段的女儿。经反复多次做劝学工作,将其最年幼的女儿送入小学,同时,资助其17岁的女儿雷雷日巫到乐山就学,接受职业教育,以知识来改变这个家庭贫困的根本面貌……长期以来,通过办好群众身边一件件的贴心事,成为群众认可的“好书记”。

驻村三年,服务群众,带头示范。连续三年被马边县委评为“优秀第一书记”,于2017年受到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