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审计处以审计信息化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构建“1+1+N”模式,将审计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前瞻性、安全性、适用性、可扩展和可持续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体系。
聚焦审计质量,搭建审计管理平台。搭建1个全流程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审计计划-项目实施-审计整改-档案归档”全流程业务线上运行,提供多形式查询统计功能,使审计管理从工作安排到执行结果,从执行效率到作业质量,从发现问题到整改落实一目了然。强化作业质量控制,通过建立分类业务流程,将三级复核机制固化在流程中,实现审计实施方案、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过程分级审核,避免过程控制随意性。通过系统强化方案对作业的控制、底稿对报告的支撑,确保作业有方向,结论有依据,质量有保障。完善审计整改追踪,将审计整改追踪主审负责制融入系统,构建问题、整改、销号业务数据链,形成信息集成记录清单,实现审计整改闭环管理。
聚焦审计效率,内嵌审计分析系统。内嵌1个数字化审计分析系统,按及时、自动化原则建立财务数据采集直连机制。按成本效益原则,开发业务数据EXCEL导入数据仓库,实现可视化业务财务数据联动查询分析,可一键实现任意范围、多个期间财务数据统计和趋势分析、结构分析、对比分析,达到统计结果直接采用、疑点分析精准到位的良好效果,解决预算执行审计等项目海量数据结构分析难题。推动审计方式从抽样审计走向全口径数据审计核查,利于发现管理中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拓展审计广度、深度。开发审计成果一键式统计功能,从审计项目增收节支金额、意见建议条数、建章立制个数、问题类型占比等多维度,实现审计项目数据自动分类、实时统计、动态分析、系统展示,为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提供全量信息,更好辅助审计决策。
聚焦风险防控,拓展审计分析模型。拓展N个审计分析模型,通过分析高校业务与财务数据关系,结合审计关注重点,构建审计分析指标体系,生成多个专项审计分析模型及数十个风险值预警单项分析指标,设置经济业务数据预警阈值,搭建经济体检快筛网,实现异常数据快速筛选和持续监控,及早提示审计线索及高风险领域,进一步发挥审计在学校运营管理中的风险警示与促进治理作用。目前,审计信息化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在各类审计项目实践中展现出较高实用价值,推动内部审计从传统业务领域向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更深层次的研究型审计领域转型,为学校治理提供更多审计增值服务。
下一步,西南石油大学审计处将持续优化提升系统应用功能,逐步丰富拓展审计分析模型,致力于通过创新审计信息化方式方法,以“数智赋能”引领内部审计新发展,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实现内部审计助力学校“防风险、促管理、增价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