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监狱系统严格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全力践行“当好监狱资产守门人”初心使命,持续深化审计全覆盖,着力护航四川监狱系统治理和发展,连续2次被评为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省监狱管理局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局主要领导任主任,明确审计委员会职责内容,推动局党委领导审计工作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指导下属34个监狱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对标局审计委员会运行机制开展工作,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的监狱系统审计工作格局。以党建引领审计,着力打造“学习力、创新力、服务力、执行力、团结力”的“五力”审计处先锋党支部,建设“学习创新、踏实进取、作风过硬、团结和谐”的内审支部特色品牌。
一体推进“1+N”标准化建设。出台《四川省监狱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对全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作出统一规范。聚焦工作程序和操作流程,制发《四川省监狱管理操作手册-审计监督》《四川省监狱管理标准-审计监督规范》《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操作手册》。加大系统审计业务指导,总结形成《四川省监狱系统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监狱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指南》《财务收支审计业务指南》《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业务指南》《采购审计业务指南》等专项审计业务指南在全系统推广使用。制定《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审计重点工作环节管控和规范。制定《全省监狱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检查办法》,组织开展审计“精品项目”评比,建立健全“全程控制、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机制。
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制定《四川监狱系统审计整改工作办法(试行)》,将审计工作列入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适时听取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专题汇报,增强审计整改权威。做实整改全生命周期管理,连续3年开展“我为基层解难题”审计整改联合督导或一线整改督导,组织对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揭示问题未整改到位事项开展“解剖式”督导核查,推动基层监狱完成1031个问题整改、整改率达94.33%,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制度181项,制定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措施115条,实现增收节支和减少损失浪费587.61万元。深化审计成果运用,按照“审计、规范、促进”思路,深入挖掘提炼,注重从微观成果向宏观治理效能提升转变,先后推动审计发现的监狱医疗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缴纳、工作餐管理以及企业劳务加工等问题逐一销号整改落实,促进全系统机制体系建设完善,管理成效提升。
开展研究型审计提升审计成效。牢固树立研究型审计工作思路,大力探索研究型审计的实现路径,将审计研究与审计实施相互融合,创新推出一份专项审计宣讲课件、一次实务培训、一份专项审计风险点调查问卷、一份专项审计操作指南、一份审计内参、一份审计报告、一份研究成果“七个一”研究型审计模式。加大审计结果研究分析利用,结合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在充分研究分析基础上,同步出具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报告,有效发挥风险防控功能。
全力推动贯通协同凝聚监督合力。印发《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审计监督联动工作办法》,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重点对审计计划方案、审计项目实施、审计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研究、部署、督促,共同深度挖掘审计成果,加强对审计结果中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分析研究和结果运用等,形成了审计处与政治部、警务督察处等处室工作沟通、协调与配合的审计监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