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省卫生健康委坚持把审计监督作为医疗
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和保障

来源:内部审计监督指导处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8日

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坚持把审计监督作为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和保障,积极推动审计监督向行业各领域、各环节延伸,不断提升审计质效。

落实“硬举措”,强化内部审计体系建设。印发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市(州)卫生健康委和三级公立医院对照要求设置内审机构,委机关合署设置审计与巡察处,全系统设置内审机构574个,充实人员1680人,内审工作体系不断健全。组建全系统内部审计专家库,入库专家近200人。在制定《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基本建设审计实施办法》《委管社会组织廉洁从业“十不准”》等10项制度和文件基础上,联合审计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出台9个方面20条措施,推动把握权责边界、提升审计质量、健全成果运用。开展审计“大练兵”活动,抽调审计人员参加巡视巡察、项目审计等,定期举办全系统内审业务“大培训”,邀请审计行业专家授课,积极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

推动“三转变”,做实内部审计常态监督。截至2024年6月,累计开展项目采购、财务收支等专项审计项目104个,全覆盖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5次,监督检查由“窄”变“宽”。通过持续审计监督,倒逼委直单位健全“三重一大”、项目采购、财务管理等内控制度,完善监管措施360余条,严堵监管漏洞,运行管理由“松”变“严”。随着审计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教育触动,自觉检视问题已成为常态,底线意识由“弱”变“强”。

坚持“三个不”,落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制定审计整改管理办法,建立任务、责任、措施“三张清单”,实行台账管理、责任到人,压实责任“不悬空”。组织委机关相关处室全程跟踪指导,严把整改落实关口,将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等评价内容,纳入资金分配、项目安排等参考依据,确保问题整改“不打折”。针对面上的问题和系统性风险,在全行业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健全制度,巩固成效,确保举一反三“不反弹”,有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