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向下扎根 向阳生长

来源:现代审计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0日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向下扎根”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力量,也是审计青年成长最美的姿态。我们希望,经年的积淀不被流逝,岁月的馈赠别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让我们与时代和社会一起,向阳生长!

两年前,按照组织安排我有幸到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挂职锻炼两年,在村、县两级多岗位轮岗锻炼。作为一名出了校门就进机关门的选调生,从省直机关到基层一线,从城市到农村,从审计工作到与群众“面对面”,基层新的工作环境给予了我吸收新知识,锻炼新本领的宝贵机会,使我能够扎根基层、了解基层、融入基层,在基层各项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的过程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实干担当,开阔视野格局,从而汲取“养分”,向下“扎根”

挺立潮头,坚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作为青年审计干部,我深刻认识到要敢于吃苦,善于吃苦,只有吃得 “苦中苦”,才能成长为不负党和人民的优秀干部。因此挂职期间,我以“国情调研报告”为抓手,聚焦产业实地调研,深入剖析产业发展动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主动下沉,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并肩劳作,感受泥土的厚重与农作物的脉动;走村入户,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自觉在实践中提升党性修养,把高质量完成交办事务当作“为民办实事”的途径,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做到初心有恒、使命有我,以高效能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挺起胸膛,保持“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的实干担当。回首望去,在红界村、东乡街道和县级各个部门的工作中,经历、成长了许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正是在基层一线一件件急难险重工作中,增强了我联系群众、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实践能力。比如在民政局轮岗锻炼时,虽然基层民政工作较为琐碎,所办理的各项业务却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这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和怯懦心理,以保障社会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实地走访宣汉中心敬老院和综合为民服务中心等地后,我了解到特困人员养老保障情况和社区养老新模式,看到安全、干净、舒适的养老环境,更深刻感受到正是基层民政工作者们的努力,使得“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愿景正在成为现实;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在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上所做的精细全面安排,深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更鞭策我们进一步厚植“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

挺拔身姿,开阔“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浪平”的视野格局。挂职期间,坚持多观察、多总结、多思考,在工作中积累智慧、增长才干,砥砺担当的宽肩膀、练就成事的真本领。我认识到,“跳出审计看审计”,更能窥其全貌,知其所以。参加审计工作以来,虽参与了具体企业审计工作,但有时“陷于局部而难窥全貌”,难以对审计工作有更加整体的把握。在轮岗诸多县级部门以后,着眼于全县部门的“一盘棋”,才更加深刻认识到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从而扩宽思维,高质量做好审计工作。我感受到,基层青年干部实干担当的动力和热情,摆脱了“学生思维”,工作更加积极自信,提高了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能够带着思考和问题不断学习。我领悟到,“见识比知识更重要”,不能做有“知”无“识”之人。工作光靠书本“知识”还远远不够,提升阅历和视野才能提升独立思考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取得工作进步。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基层实践锻炼的两年光阴,不断“向下扎根”,“接地气”、“去娇气”、“增底气”,收获了阅历与眼界,学习了方法与路径,结识了良师与益友,更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我将汲取两年扎根力量,将基层锻炼收获转化为工作实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突破固化藩篱,以新思路新举措为将来的工作注入新动力。同时,做让党放心的审计青年,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干净、担当的深刻内涵,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