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雅安|审计监督护航儿童成长 政策暖阳照亮“被忽视的角落”

来源:雅安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

一张崭新的补贴发放名单静静躺在桌上,25个名字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名单旁,是审计组主审王霞(化名)手机上刚收到的信息:“刘林坤(化名)家孩子本月补贴1650元已到账。”这一刻,窗外的阳光似乎格外温暖。

这25名孩子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事实孤儿,又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虽然健在,但因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失联等原因没有能力抚养,导致事实上处于无人抚养的儿童。如果没有相应政策保障,相较于父母双亡但有福利保障的孤儿,往往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困苦。然而,就在2个月前,这份名单上的25名孩子,因为摸排和信息共享不到位,一直未被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体系。

记忆被拉回那个阴沉的下午,王霞和同事们在雅安市名山区某镇开展民生实事专项审计调查时,了解到一户特殊的家庭。推开房门,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沉默地站在角落,眼神里是与其年龄不符的黯淡。斑驳的墙皮、磨损的水泥地,以及几件旧家具显露出这个家庭的窘困。经审计组了解,这家夫妇两人均为重残(丈夫刘林坤精神二级和智力三级,妻子精神二级),需长期服药,一家人的生计主要依靠低保和他俩精神状态好时采茶勉强维系。虽然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救济措施,但窘迫的生活依然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眼前的一幕让主审王霞脑海中闪现了一个念头:不对!根据国家政策,这个孩子父母双方均属重残,完全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认定条件,理应享受专项生活补贴!可为什么这个家庭对此一无所知?政策的温暖为什么没有抵达?

追问之下,一个令人唏嘘的事实浮现出来。由于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对这项2019年出台的新政策知晓度不高。同时,对于父母都是重残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还需要协调残联部门提供信息进行比对,这才导致出现了“漏保”的情况,将这个孩子和他的家庭遗落在保障网外。

这个发现像一声惊雷,王霞迅速意识到,这应该不会是个例,还有多少这样的“盲点”?于是,审计组迅速调整方向,跨部门调取数据,精准比对全市的低保数据、残疾人员信息、未成年人资料、婚姻信息……通过海量筛查、建立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比对,最终筛查结果令人吃惊。全市竟还有25名符合条件的儿童,因政策宣传不到位、主动发现机制缺失、信息共享不及时……被系统性地“漏保”了!

审计组立刻将这一情况反馈给民政部门,并得到了全市民政系统的高度重视,各县(区)民政局迅速行动,身份认定流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当月,这25名孩子全部被纳入保障范围,收到了这份迟来的关爱。

这次专项审计的意义远不止于“救急”。民政部门以此为契机着手构建“定期摸排+信息共享+群众监督”的主动发现长效机制,确保国家政策能够精准抵达。

“审计不只是查问题,更要推动问题解决,让好政策真正惠及百姓。”这是王霞的信念,也是审计组坚持的行动原则。审计人用专业与担当守护着民生底线,将那些被遗忘被尘封的关怀和希望重新拾起,郑重地交还到群众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