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聚焦重点精准审计 深化成果助推振兴——四川省 M 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项目经验总结

来源:中国审计杂志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2023年,四川省审计厅在组织对12个县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的基础上,将M县列为独立审计项目。该项目聚焦重点帮扶县政策落实与资金管理情况,坚持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始终,注重揭示关键问题和典型问题,推动完善常态化兜底帮扶机制,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农民群众财产收益权。该项目荣获2024年四川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综合分析研判,科学立项研究

在前期准备阶段,审计组通过综合分析研判,精准把握审计方向和重点对象,为后续审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审什么”,紧扣主线明确重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以来,审计机关每年都选取一些重点县进行审计监督,确保脱贫摘帽不摘监管。历年的审计实践发现,要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就需持续增强脱贫群众自力更生的能力,推进脱贫群众增收。因此,此次审计将脱贫群众增收情况作为主线,结合实际确立四项重点:一是检查当地就业帮扶措施能否促进脱贫群众增收;二是检查政府引入社会资本投资乡村产业发展能否带动群众增收;三是检查脱贫村集体经营性项目能否惠及脱贫群众;四是检查国家政策兜底帮扶政策是否落到实处。

研究“审计谁”,多维评估选定对象。M县曾经是四川省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脱贫难度最大的县之一,位于该省西南部,地处大凉山深处,全县地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彝族人口占98%以上,脱贫村数量居全省前列。该县是四川省25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乡村振兴项目和资金较多。通过县域基本要素分析和审计重点要素分析,确定将M县作为重点审计对象,以点带面反映典型问题,为整体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深化方法研究,加强质量控制

合适的审计方法是查出问题和提高审计效率的关键,在审计中,审计组采取多种方法,强化质量控制。

采取“大数据分析+疑点核实”的方法。审计组梳理政策法规的约束性指标,掌握不同年度的政策要求,对照收集各类数据资源,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比对分析发现疑点,实地抽查核实,印证数据真实性,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数据要素,确保数据可靠可用,锁定趋势性倾向性问题。尤其是常态化帮扶和就业帮扶方面,涉及面广、数据信息量大,审计组按照“数据分析发现疑点一实地核查验证数据一修正数据”流程,实现精准定位、有的放矢,最终取得真实情况,显著提升了审计质效。审计反映的常态化帮扶工作不扎实、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不彻底问题被纳入全省综合报告,相关情况得到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如省级相关部门针对申请程序复杂造成帮扶政策执行效果差等问题,出台了《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助推39个欠发达县域跨越发展十二条措施》,明确提出探索申领模式、加快业务办理的有力举措。

采取“台账分析+抽查核实”的方法。检查以工代赈项目吸纳脱贫群众、给予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补贴等就业帮扶情况,紧盯影响脱贫群众增收的主要因素,重点关注群众增收效果和台账真实性,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挖掘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揭示和反映就业帮扶数据不真实、以工代赈资金带动脱贫群众增收效果不明显、返乡创业培训成效不佳等突出问题。在审计的推动下,该县针对脱贫户培训意愿开展培训,建立以工代赈工作县级沟通协调机制完善促进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增收实施方案等措施。

采取“合同履约情况+资金效益情况”的方法。检查引入社会资本的农业经营项目带动群众增收情况,通过项目合作协议履约和财政资金扶持情况,重点关注产业运营可持续性和财政资金效益性,揭示和反映相关帮扶产业闲置、帮扶资金使用效益不佳、联农带农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该县积极整改,按规定吸纳脱贫户就业,盘活使用部分闲置产业,追回相关资金和资产。

采取“关注普遍+突出重点”的方法。检查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促进群众增收情况,针对其涉及面广、资金分散的实际情况,聚焦风险环节和重点人群,选取一定比例实地抽查,分析问题普遍性和重要性。揭示该县实施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部分闲置、亏损等问题,在审计的推动下,该县采取措施盘活闲置项目,应分红项目90%实现分红。

采取“锁定后果+倒查决策”的方法。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穿透式审计,深挖细查,揭示典型问题。通过梳理政府稳岗补贴支付、工资发放等资料,发现政府稳岗补贴人数与实际发放工资符合补贴标准的人数不一致的疑点,倒查领导决策和履职情况,揭示违规支付稳岗补贴重大问题,向纪委监委移交的问题线索均被查实。

多维成果运用,服务基层治理

四川省审计厅坚持“点面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既注重从具体问题入手推动立行立改,又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推动系统治理,努力实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治理效果。

注重点面结合,提升成果价值。省审计厅以M县审计经验为蓝本,上下协同,通过审前座谈、审中讨论、审后会商等方式,加强对其他抽审县的统筹指导,坚持做到审计方向统一、问题定性统一、整改要求统一。M县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均汇入全省综合报告,得到多位省领导批示。M县3件典型问题线索被市(州)纪委列为整治农业农村领域腐败和作风典型问题重点事项。

推进标本兼治,深化系统治理。省审计厅将相关问题点对点函告农业农村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等主管部门,得到相关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审定整改总体方案,逐项分解整改任务,建立“清单制+责任制+时限表”推进机制。在审计推动下,省级11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舞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措施》等4个行业制度文件,推动形成系统治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