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审计厅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智能问答 |登录|注册| 繁体切换| 无障碍| 适老化

【内审之声】“三个创新”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提质增效

【内审之声】“三个创新”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提质增效
来源: 中国审计报 发布时间: 2020年01月20日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经济化特征,为企业合法合规实现经营目标保驾护航。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逐步由合规性审计向风险审计、管理审计转变,由控制财务风险向控制企业风险转变,但仍面临不少挑战,要通过体系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方式创新解决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审计体系创新

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可以构建大审计局体系,由集团总部成立大审计局,在下属企业设立审计派驻机构,派驻机构由集团总部垂直管理,同时构建审计资源库。集团总部统一制定审计计划,在开展审计项目时,由总部内部审计机构牵头,在审计资源库中抽调人员组成审计组,满足特定审计项目的需要。同时,各审计派驻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在审计资源库中抽调相关人员,在派驻企业开展以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为基础的管理审计。

审计方法创新

一是发挥审计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促进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重点经营环节、重要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内部控制的审计。对制度建立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企业当前缺乏某些内部控制制度或当前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业务发展要求的情况,内部审计对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推动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制度执行不到位、增加经营风险的情况,深入分析数字背后的问题,对企业管理和绩效问题进行管理评价和绩效鉴证,提出如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奖惩机制等建议,确保制度执行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提升效果。同时,建立问题清单制度,如在市场开发、财务税收、项目管理、投资并购等企业重要经营环节,总结存在的风险点,分析排查重大风险隐患,建立问题清单,提出防范措施和解决路径,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是发挥审计对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的服务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应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总体目标,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服务与监督并驾齐驱,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尽职尽责。要服务决策当参谋,内部审计机构在平时工作中要加大对新法律法规的宣传,有计划地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资产管理审计、投资项目审计、工程项目等专项审计,把对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与信息反馈作为服务管理层决策的切入点,积极引入专项调查、政策评估、调查研究等非传统审计方式,及时发现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和机制上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促进企业建章立制。同时,要督促整改下功夫。通过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促进整改迅速落实,充分发挥审计的纠正作用。

审计技术和方式创新

一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国有企业可以在数据采集、存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建立本集团、本行业大数据审计标准体系。根据审计业务应用场景和需求,结合业务流程细节和信息系统情况,开展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将审计专家经验知识化、模型化,运用人工智能学习算法,对隐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让大数据蕴含的价值切实服务于审计实践。

二是建立大数据审计工作规划制度,通过推动制度出台,使经常性审计项目的数据采集更加及时、规范。建立与风险控制、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部门的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同时,促进审计与纪检监察资源共享,特别是在经济案件的查办上,应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监督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大监督体系,实行内部监督信息报送和反馈制度,实现信息相互提供,将问题线索移送纪检监察部门追责,进一步增强内部控制约束力,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中国葛洲坝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郑捷)